首页 > 资讯 > 理财 >  基金 > 市场还要震荡多久?为什么A股反弹 总是差口气儿?

市场还要震荡多久?为什么A股反弹 总是差口气儿?

更新时间:2023-03-30 03:02:55 1051

  近一个月来A股迈着“进一步退三步”的魔鬼步伐,在地板上使劲摩擦。

  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是不是和PUA有点像?你说他跌吧,他总是用暴涨给你希望。当你重回他的怀抱,他又用接二连三的大阴线,啪啪抽你几个耳光。

  今天就来聊清楚两件事情:为什么A股会反弹?但为什么每次反弹,都好景不长?

  为什么A股会反弹?

  每次投资,我们要考虑两件事儿:首先,现在买进去,赚钱的概率有多少;然后,再去考虑“能赚多少”。

  在投资中,我们把前者叫“胜率”、后者叫“赔率”。而当下A股之所以能够反弹,核心原因在于“胜率”很高。

  而胜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基本面的复苏预期。这里补充两点:

  (1)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而去年的GDP增长率仅为3%。

  (2)相关政策转向之后,消费场景恢复,消费将最终带动各项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企业复常和加速运转。

  所以如果你的判断是2023年中国经济一定会复苏,只是比较难判断是弱复苏还是强复苏,那么你的投资策略就应当比2022年更积极一些,配置较大比例的权益类仓位。

  为什么每次反弹,都好景不长?

  2月初开始,长达三个月的从底部爆发的“推土机式”上涨行情似乎告一段落,随着以估值修复为特征的第一阶段反弹进入尾声,指数层面的波动同步加大,阴晴不定。

  投资的第一公式是P=EPS*PE(价格=业绩*估值)

  去年末到年初的市场的第一波上涨更多的是估值的回归(PE↑),而经济复苏的贡献相对较少(EPS→)。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业绩支撑的行情终究走不远。在估值已经回归中值,甚至已经跨过了中值的情况下,市场的最小阻力便是震荡或者回撤,等待业绩的验证。

  如果出现强劲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么第二波行情到来的速度将大幅加快,如果配合基本面强复苏的验证,那么行情演绎的高度将有爆发式的上涨;而如果内外部政策皆逆风,市场或难进入上行通道。

  对于今年而言,基本面方面,1、2月各项宏观数据公布,明确国内经济已经进入复苏轨道运行,虽然结构方面喜中有忧,但是经济底部回升的共识得到了建立。

  政策方面,两会落定后新一届政府开始行动、实干,政策进入增量部署窗口期,3月17日超预期降准。

  海外方面,美联储的加息节奏或将放缓,全球流动性紧缩预期上修最快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在经济修复且海内外预期宽松的背景下,即便牛市的到来或有待时日,但至少不用过于悲观,第二波修复行情即便延后,但趋势日渐清晰。

  当下行情,基民如何应对?

  我们从长期视角做了统计,在历次底部第一波上涨行情结束后持有权益型基金

  持有一年、持有两年期间最高收益都较为可观,持有一年最高收益分别为136.80%、39.92%、10.99%和27.89%;

  持有两年最高收益分别为220.42%、39.92%、13.47%和58.76%,远胜大盘涨幅。(数据来源:Wind,测算采用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代码885001.WI)

市场还要震荡多久?为什么A股反弹 总是差口气儿?

(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也就是说,在一个向好的周期大势中,基民只需要理性选基、勇敢布局、坚定持有并设置好一个合适的目标收益率进行止盈即可。

  另外,调整正是学习时提升投资能力,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与其每天被情绪与市场噪声所 ,不如沉下心来好好思考与学习。

  选基金,不仅看如何攀高,也要看如何控制风险

  许多新基民选购基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查看业绩排名,希望能通过近期的收益表现来寻找心仪的基金。但如果了解更多基金风险收益指标,关注最大回撤、波动率等风险分析指标,更能帮助个人投资者提升投资的抗风险能力,力争在长跑中胜出。

  “追风”需谨慎,避免“多劳不得”的怪圈

  有的基民相对容易跟风操作,追逐前期涨幅较大的基金。买入一只基金觉得涨得不够好就可能 “另觅新欢”,有时转场后发现这边风停了,原来那边又“眼见他高楼起”,只能悔不当初,于是落入“多劳不得”的怪圈。用长期思维、做长期配置,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

  既要选的好,也要拿的住,克服短期焦虑

  找到一只合适的、值得信赖的基金或许是投资成功的第一步,但也绝非投资成功的保证书。即便是长期业绩领先的基金,在市场波动中也难免起伏。不断学习,克服短期波动带来的焦虑,拉长持有时间,日积月累下来或许更能看见不错的风景。

  (文章整理自华夏基金中信建投)

(责任编辑:93)

高额信用卡低门槛,1天下卡,免费申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邮箱w3tool@geekdata.com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