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职场 >  职场攻略 > 当了用人方后,才明白自己当实习生时为啥总挨骂

当了用人方后,才明白自己当实习生时为啥总挨骂

更新时间:2023-03-15 11:34:15 1065

当你作为一名实习生时,也许不知道为什么领导为何不认可你的工作成果。但当你成为用人方时,就能够明白当初自己领导对自己的期许。作者从实习生和用人方视角,总结那些需要避过的坑,一起来看看吧。

当了用人方后,才明白自己当实习生时为啥总挨骂

互联网行业两年工作经验,现在开始独立带项目,手下也有了几个实习生。

今天在安排待办事项的时候被实习生气到,突然醒悟这不就是三年前的自己吗!

当了用人方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为啥总挨骂了。以前被骂还总是不服气,现在自己开始带项目的时候,突然理解我前领导当时的心情了。

我当实习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做事永远等别人安排,布置的任务从来都是用最省力的方法完成,做事也是【交付】而不是【负责】的心态。

虽然现在大家都爱调侃【面试造火箭,工作螺丝钉】,但如果一直把自己当成一颗没有主观能动性的螺丝钉的话,就永远造不成火箭了。

虽然现在职场上流行【躺平】【摸鱼】,不过我也想认真地总结和梳理一下三年来思维的转变,同时也给正在找工作的大家一些启发吧。

一、永远寻求最简单的解法

在我当实习生的时候,mentor交代下来一个活儿:在一天内做某个项目其中一个环节的文案模板。不仅得有固定的结构,还得有合适的内容。

说说我在实习生时期的操作:先找前人有没有做过类似的模板,直接修改套用,每个结构填一些简单的内容上去就完了。

最后被mentor骂得狗血淋头,说我做事全都是偷懒的做法,态度不端正。我当时很委屈,觉得我已经通宵赶ddl做了,为什么还骂我态度有问题?其实很多时候,领导口中的【态度】并不是指你工作不认真,可能指向的是你的思考路径出了问题。

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我当时其实有一个惯性思维:永远寻求最简单的解法,而不是最优解。如果觉得做一件事太麻烦,我就会找其他简单快捷的方法去代替它。

如果让现在的我去做这件工作,我同样也会从找模板开始,不过我会分析这些模板是如何排列结构的,每一个结构都有什么作用,如果改变顺序会不会改变观感。如果思绪太乱,可以用思维导图列出来。从它设置模板的逻辑出发,重新起一个更适合我们项目的文案模板,每个结构之间都是相互关联、有递进顺序的,再根据模板生成文案内容。

二、在做之前,从不思考目标

这一点也是承接上一点来说的。我做实习生的时候,mentor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都不会思考背后的原因,或者说,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原因。不会拆解,也不会分析。

在做任何工作前都要思考两件事:

  1. 你的目标用户是谁?
  2. 你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上一条里,生成文案的时候不要想着什么时候结束赶紧交付,而是从目标用户的角度看,有人会为了这些内容付费吗?他们看了之后会觉得【这个文案比我更了解自己】吗?文案发出后能让人有【清晰且愉悦】的阅读体验吗?

再比如我之前是学中文的,写非虚构比较多,毕业之后做短视频,经常被leader骂。后来我找到原因了,就是我在写脚本和找选题的过程中,都是从非虚构的惯性思维出发的,老是要抠字眼、盘逻辑,甚至为了更合理而牺牲可看性,但在短视频的思维里,你需要考虑完播率、互动率,目标用户并不是擅长深度阅读的人,而是习惯碎片化的人群。

从这个角度出发,完成的任务可能才会更【结果导向】,而不是做完了就完了。

三、总是被别人安排工作

当实习生时,mentor老爱说我不主动,眼里没活儿。我也会很着急,但我的解决方法就是:问我的同事、mentor“我需要做什么”,当然也会得到有或者没有的回答。但是请注意,这不算是“主动”,因为在思维上我还是在依赖于别人给我安排工作,而不是自己主动寻找工作。

现在自己单拎一个项目之后,所有事都需要自己来安排,甚至有时候没有【事情】等着你做,你需要从目标中拆解出事情,自己给自己找工作来做。

比如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成功的账号】,这个目标就非常大,需要拆解出很多小的任务和具体的工作,这时候就是需要你自己找活儿干,因为【做账号】其实就是【策划-选题-文本-拍摄-剪辑-运营】,但做一个成功的账号不止这么简单,如果只做每个环节的基础工作,那只能得到一个账号,而不是【成功的账号】。

所以这一点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思维转变,同时也更加【结果导向】。最后我们【做一个成功的账号】目标达成,靠的就是这个思维,做到了【23天全平台百万粉丝】。

四、把甲方/领导/观众当傻子

写到这儿好像有点暴露我的领域,我就是主做【短视频运营】这一块的,主要平台其实就是抖音。在大家的印象中,抖音的观众相对其他平台来说更下沉,“更容易满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别人感叹:怎么这种视频都能获得几十万赞?

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观众是有感知力的,他们每天浏览大量的内容,就算不熟悉短视频的制作流程和方式,但对短视频内容有模糊的感知和直觉。所以对所有创作者来说,需要警惕的就是:永远不要把观众当傻子。

这个观众也可以换成你的目标用户,甲方、领导、读者、消费者。

五、为了不出错而模仿经典

这一条比较个人,适用于内容创意行业。

在我在单拎一个内容项目的时候,发现这个内容所处的行业,对内容的要求都不高。作为一个刚涉及这个行业的新手,我最安全的路径就是模仿行业通用准则,去做出一个看起来【很像样】的东西。

但我的partner就坚持自己的内容判断,认为不用遵守他们的范式。我记得她说的一句话:“我们已经不再是学生了,不能再通过模仿经典学习行业标准的方式创作东西,我们要有自己的风格、想法、态度。”

最后做出的内容产品尽管仍然不尽如人意,但比最初版本要好多了。我觉得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开拓新的道路时,人们往往需要更多勇气和努力,所以大家都希望走有人走过的路。但如果真的想要提升工作能力,或者对结果和自己负责,想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只模仿经典、只追求不出错是很难达成你想要的目标的。

以上就是我从一个小实习生到项目负责人,一些工作思维转变的感想!写的时候比较仓促,但内容是真诚的,也是对我工作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对大家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文由 @Lorimoon 原创发布,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高额信用卡低门槛,1天下卡,免费申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邮箱w3tool@geekdata.com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