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理财 >  基金 > 桂浩明:多管齐下化解破净风险 实现价格的理性回归

桂浩明:多管齐下化解破净风险 实现价格的理性回归

更新时间:2022-12-15 07:51:18 1063

  所谓的破净,就是上市公司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用数学方式来表达就是PB<1.如果上市公司出现这种状况,那就意味着股票在市场上被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在交易,这不但有损于公司的形象,而且还可能引发敌意收购。

  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公司再融资。因为破净股不太可能以高于净值的价格发行股票,而如果低于净值发行股票,又会对原有股东带来权益上的摊薄,如果是国资控股公司,还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公司失去股权融资的条件,对其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防范股票破净,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的基础之一。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A股市场上还是有一部分股票破净,截至本周初破净股有336只,在今年8月,破净股数量一度接近400只,占到当时上市公司总数的8%左右。

  在破净股中,有为数不少的大盘蓝筹股,其中银行、钢铁、房地产、交通运输及非银金融行业,是破净的“重灾区”。

  股票的交易价格,是由市场上的投资者在买卖过程中形成的,破净本身也是市场的一种选择。但也存在由于某些因素所导致的定价失真问题,同时也不排除有对净资产的准确评估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市场各方应多管齐下,最大程度地化解由于认识偏差所导致的非理性破净现象,推动相关股票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实现价格的理性回归。

  银行以及非金融板块股票的大面积破净,多半是由两方面因素所导致的。

  一是该板块的公司市值普遍比较大,流动性较为一般,由于市场上缺乏中长线资金参与投资,一般小资金又很难在这类大盘股上做出差价,这就使得它们得不到足够多投资者的关注,这样自然就会影响估值。而一旦走势持续弱于大盘,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股价逐渐走低,甚至破发。

  另外,部分投资者对于该板块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存在疑虑,担心拨备没有提够,坏账准备不足,以及部分业务没有完全按市场化原则开展等等。应该说,投资者的疑虑未必都有客观依据,但事实上又是长期存在的。

  如果这两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破净就会无可避免。国内的监管部门一直强调要发展机构投资者,最近还提到要建立蓝筹股的估值体系。如果这方面的工作做到位了,蓝筹股,特别是其中的银行以及非银金融企业的股价破净问题,是有望逐步得到解决的。

  此外,现在也有必要对破净公司的资产进行重估。股市中确实存在一些重资产公司,其所拥有的资产并不是都有很好的盈利能力,有的因为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还处于闲置状态。在钢铁行业中,由于去产能及压缩产量等原因,一些较为老旧的生产设备停止运行,即将淘汰,但在资产负债表中仍然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实际上可能是属于不良资产了。投资者对这些股票估值时,应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事实上,钢铁板块上市公司中的破净状况,很多是与之有关的。在交通运输等行业中,这种状况也是表现得较为明显的。显然,从解决股票价格破净的角度出发,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予以必要的调整也是应该的。当然,这涉及到相关政策与准则的修订,并非易事。但既然有上市公司明显存在资产高估的问题,总还是要设法解决的。企业中有大量效能很低的资产,虽然看上去抬高了其净资产规模,但实际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未有利。

  说到底,解决上市公司股价破净问题,既要多做加法,就是增加长线资金的投入,形成对蓝筹股的更大有效需求;同时也要做减法,即减少不良资产,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这样多管齐下,就能够化解上市公司破净风险,从而把相关公司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理顺,推动市场更好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13)

高额信用卡低门槛,1天下卡,免费申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邮箱w3tool@geekdata.com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