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理财 >  基金 > 基民问答:同样是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 为什么差别也很大?

基民问答:同样是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 为什么差别也很大?

更新时间:2022-11-12 09:11:24 1079

  基金答疑栏目每期精选热门基金问题,解答基民最关心的投资疑问。如果你对基金投资也有疑惑,欢迎评论区留言~

  问题一:同样是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为什么差别也很大?

  价值风格基金也有不同打法。在实际的投资策略上,同为价值风格基金,也会有不同的打法,并非“千人一面”,可以细分为深度价值派、价值中的“成长派”以及红利价值派。

  深度价值派

  选择确定性没那么强但是基本面有望改善、被市场低估的行业或公司,静待困境反转。这种思路赚取的是价值回归的钱。基金经理不抱团、不跟风,要先于市场做出价值判断。

  价值中的“成长派”

  在低估值的基础上挖掘高成长性的好公司,在价格合理的时候买入,这种投资策略其实主要还是在赚企业未来业绩增长的钱。基金经理注重估值和企业成长性的匹配程度,关注企业的性价比,而非单纯的估值。

  红利价值派

  红利价值派的基金经理更偏爱高股息率的公司,稳定的红利现金流收入有助于提高投资组合的安全底线。此外,高股息上市公司的ROE普遍较高、估值普遍较低,防御性较强。

  不难发现,同样是专注“好价格”的价值风格,三种打法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尽相同。其中,红利价值策略,热衷高股息公司,确定性较强、风险收益相对较低。与此相对,深度价值派基金经理偏爱挖掘有望困境反转的行业,由于市场未达成共识,基本面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机会成本,但一旦迎来反转,就有望收获较高的弹性。

  问题二:看低估值买基金为什么总被套?

  我们在买基金时,有的投资者信奉低估值策略,比如看到某某板块低估值就去抄底,结果总是被套。所以“低估值策略”真的有效吗?

  我们虽然一直都坚信估值回归的力量,却并不主张把低估值视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投资“策略”

  估值问题一般看是中长期才有效,短期却不一定有效。现在所谓的低估值或估值底,其潜台词是中长期持有这些板块大概率可以获得较大绝对收益,但并不代表一两个季度、甚至一两个月、一两天就能马上迎来触底反弹。

  说得更明白一点,估值底的底,不是触底反弹的底。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既然还要接着跌,那不如就等着最低点。然而,很残酷的事实是,市场触底反弹的最低点从来都只出现在后视镜里,无法预测,所以也根本不用奢望刚好买在最低点。那些所谓等着大底买入的心态,并不是价值投资或者理性投资,本质上还是急功近利、指望短期内获得暴利的心态。

  看不到最低点,并不代表着不该有行动。很多东西事后看是偶然,但偶然中则蕴含着必然。  

  问题三:基金经理能力这么强为什么还要给别人打工?

  专业投资是一项分工高度细化的工作流程,我们所见的是最后有决定性质的环节,而在到达这一环节前要做的前期工作非常多,但这些工作恰恰是非从业人员所容易忽略的。

  平常我们所说的“投资决策”,和专业投资从业人员说的“投资决策”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虽然说投资决策通常是基金经理一个人的事,但是达成决策之前的研究工作却需要大家的帮忙。下面,让我们来模拟一下一个单打独斗的投资牛人是如何做研究的。

  专业投资人在买入一只股票时,要做到对这只股票背后的公司了如指掌,这就需要对公司的基本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信息不仅包括IPO、增发、财报、并购以及重组等突发信息,还要了解这家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年报中透露的公司经营情况。即使是简单了解一下这些信息,也至少需要一个人半天的时间。

  专业投资人和普通投资人之间最大区别之一可能是有没有股票池,也就是分散投资意识的有无。一只基金的股票池中少则有几十,多则能达到上百。按照30只股票来算,不太深入的了解恐怕就要花半个月。

  对于股票池里面的股票,除了看报告,还要到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掌握一手信息。如果算上路上花费的时间,调研30家公司怎么说也要花掉30天时间。也就是说建立一个只有30只股票的股票池至少需要一个人一个半月的时间,如果期间遇到过年放假,那就做好两个月才能建立一个股票池的准备吧。而在这两个月间,宏观和行业基本面的数据很可发生巨大的变化,早期的研究结论可能又出现了反转,又要重新开始以上过程。

  但如果背后有一支强大的投研团队支持的话,效率就会高得多。研究团队的集体工作能帮助基金经理更深入地洞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再结合市场行情和宏观数据,为投资者筛选和构建优秀的投资组合。

(责任编辑:93)

高额信用卡低门槛,1天下卡,免费申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邮箱w3tool@geekdata.com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