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理财 >  基金 > 信达澳银冯明远:新能源板块前景明确 不必过于担心短期波动

信达澳银冯明远:新能源板块前景明确 不必过于担心短期波动

更新时间:2022-10-27 09:00:03 1070

  嘉宾资料:冯明远,浙江大学工学硕士,信达澳银基金基金经理,2010年9月,任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1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新能源板块持续调整,2022年板块将如何表现?如何看待年初市场波动?半导体板块的前景如何看待?后续看好哪些领域的投资机会?对此,信达澳银基金基金经理冯明远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冯明远表示,在国家碳中和政策框架下,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前景非常的明确。大家也不用特别关注短期的波动,长周期的发展,还是要用更长远的视角带观察。由于影响因子非常多,商品价格很难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对新能源车、风、光的发展进行分析,目前需求端比较有活力。非制造业方面,其表示消费板块未来的投资机会很大,会有很多的红利在其中,会在消费领域做一些配置。

  以下为文字精华:

  1、信达澳银冯明远:新能源板块发展前景明确

  主持人:2022年和今后的市场前景如何?

  冯明远:因为资本市场跟随国家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是相伴随的状态。全世界都面临新的工业革命的机会,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涉及到其中,我们国家在科技、能源相关的技术里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处在相对有竞争优势的位置。对于与新兴工业,新的工业革命相关,新技术相关的板块,非常有机会受益于国家产业的发展,在这次新的工业革命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所以我们对资本市场相应板块,中长期非常看好。当然资本市场的波动会更剧烈一些,与实业的变化中短期并不是完全同步,但拉到中长期维度,两者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对投资者的建议也是需要拉到中长期维度看待,最好能有三年甚至以上的投资计划,来享受到我们国家发展的红利。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这次新能源板块的调整,依旧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吗?

  冯明远:刚才也谈到资本市场它与实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从产业的维度看,2021年我们国家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达到快20%的水平,这是非常快的发展速度。对于新兴产业来说,一个产品的渗透率如果能到15%到20%,迈过这个区间发展会迎来加速,因为消费者对于这类新产品的认知、教育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

  在2021年下半年风、光以及储能的推动政策特别密集,这些政策在未来三年会非常大的推动其建设。而且政策也对上下游制造业强调使用绿电,是一整套的政策组合拳。从2035年甚至更长的维度,在我们国家碳中和政策框架之下,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前景非常的明确。

  因为产业是长期维度,资本市场每天都在波动,所以这些短期的波动也挺正常,有时候走的远还会走回来,可能它慢慢又会走远。大家可能也不用特别去关注这些短期的波动,这些长周期的发展,还是要用更长远的视角带观察这些产业,短期波动不用太过于关注或者担心。

  主持人:想请您谈一谈电子板块中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机会?

  冯明远:过去十年电子板块是资本市场成长比较快的板块之一,在十年以前A股电子板块市值体量是很小的。这也足以说明我们国家在电子信息产业这一块发展的速度特别快,特别是在2010年前后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消费电子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目前也在全球范围内处在领先位置。

  伴随着电子板块的高速成长,半导体是电子板块一个子板块,它也是随着整个电子产业的崛起而崛起。因为下游消费电子硬件、终端产品发展比较快的时候,会对本土半导体产品有一个比较好的支撑环境。

  一方面半导体是受益于消费电子下游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土壤,同时最近两、三年也有一些国际竞争的因素,造成了国产半导体发展的加速,目前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会愿意选用国产化的半导体产品,这一块的市场空间未来非常大。

  现在半导体的国产化率并不是特别高,无论是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等领域,其国产化率都非常低。未来十年的维度,我觉得国产半导体会在低端、中端、高端分步进行国产替代,切入这个市场。

  这应该说也是未来十年电子板块发展的主旋律之一,过去十年是产品应用端发展特别好,包括模组制造,未来十年会再往上游走,包括芯片、半导体以及相关的材料、装备这些领域,会有比较好的十年发展机会。

  主持人:您看好消费电子吗?

  冯明远:消费电子它属于电子产品的应用这一块,大家应该会有切身体会,就是身边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了,我相信未来可能会更多,像大家现在比较期待的头盔、眼镜那些更新奇特的电子产品,未来也会走入我们的身边,所以,电子化、信息化会持的推进。

  2、信达澳银冯明远:看好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主持人:从科技硬件的演进来看,每到10到15年,都会出现一轮比较大的科技硬件创新的周期?

  冯明远:对。应该说随着5G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传输速度越来越快,整个芯片的计算能力也越来越强,人工智能算法也越来越强,产品的体验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对于元宇宙是怎么看待的呢?

  冯明远:元宇宙可能又是一个更大的范畴或者话题,因为它也是最近一、两年,随着虚拟显示技术,穿戴式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技术业态。

  目前来说,大部分人是通过游戏这个方式来体验VR、AR,包括元宇宙产品,其应该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或者萌芽阶段。咱们可以畅想元宇宙除了游戏之外,未来很多工作、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或者元宇宙相关技术来实现。

  当然最终实现产业化,未来的商业模式以及技术可能与现在差别很大,对于投资来说会比较难,因为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大家都在探索,产业也在探索,资本市场也在探索。

  主持人:除了上述领域,您还看好哪些科技领域?

  冯明远:我们投资的范围,新兴产业是一个主要的投资领域,当然现在我们也会投一些消费类的领域,其实就是非制造业、非科技的。

  因为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体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消费市场非常的大。从产业角度看,整个市场体量大,随着居民收入提高整个消费能力也提升,大家的消费习惯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在变化。

  在消费领域,虽然板块过去一年调整幅度比较大,但是我觉得未来的投资机会也会非常多,像食品饮料,我们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并不是非常高,未来这里面也会有非常多的红利在里面,所以我们也会在非制造业领域,像消费板块做一定的配置。

  主持人:之前很多报道上也提到过冯总热衷于调研,调研为什么这么重要?

  冯明远:关于调研,我们所有的调研都是在证监会指定的方式方法时间来开展的,其实和大家做的调研工作内容也是差不多的。

  我们在调研公司之前,会做很多公司以及产业的案头工作,包括行业数据的收集,包括公司的历史发展数据,历史资料的收集。案头工作做完之后,我们需要实时更新或者跟踪一下公司发展进度,或者公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机遇,在调研总更新一下这些信息。

  在管理层这块,比如说公司管理层在案头资料看到的都是比较书面或者字面上的东西,而我们对于管理层的风格和工作办事思路,需要去跟他做一个交流来看出风格。

  企业文化方面,如果能去实地调研,能够感受一下企业的文化、风格,包括管理层的风格,对于中长期的持股信心可能会有更强的信息。

  3、信达澳银冯明远:新能源上游资源价格预测难度大

  主持人:根据过往产品的公开持仓数据,您的持股其实是很分散的,原因具体是什么?

  冯明远:目前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加,我们配置行业的数量也是在增加的,目前我们配置的行业均衡度应该相比之前有比较大的提升。也就是说,除了科技、新兴产业之外,我们也投资了一些传统产业,包括消费产业。

  目前行业会更宽一些,当然未来我们觉得可能会更宽一些,因为随着我们管理规模的增加,也不能完全只集中到一个板块进行投资,还是会根据产品的规模和投研的情况,来合理的配置行业,另外包括个股的分散度,也会做相应的动态调整。

  主持人:想问问冯总会投资家电吗,您如何看待家电投资的机会呢?

  冯明远:关于家电这一块,我们基金是有配置一定的家电板块的股票。因为家电是我们国家,无论在品牌还是在生产制造这一块已经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有相当一部分家电企业不光是在国内占据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在攻城略地了,我国家电的竞争力很强。

  家电板块与房地产板块也有一定关联度,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城镇化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后,发展速度可能比新兴产业会慢一些。

  当然除了传统的像空调那些白电、黑电这些相对传统产品之外,家电板块也有很多新兴的投资机会,包括扫地机器人,小家等电,这跟新需求相关联,这些子领域的投资机会挺大的。

  家电板块分两类,一类是相对传统的产品,当然新兴产品也有很多机会。不同的子领域有不同的投资风格、方式,以及不同的机会。

  主持人:新能源上游公司的矿产资源一直在涨价,怎么看这个问题,未来还继续看好新能源的上游公司吗?

  冯明远:在2020年,新能源上游的资源产品价格涨幅很大,商品价格反应了供需格局,下游新能源的发展对于需求的拉动非常大。而产出与自然资源相关,并不是想产出多少就能产出多少,并不是想要去投马上就能出来,因为它也受资源禀赋,开采条件等等因素的限制。

  商品价格很难预测,国外大投行在商品投资上也是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都很多,我觉得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来准确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对新能源车、风、光的发展进行分析,目前需求端比较有活力。而供给端矿产都是全球供给,比如南美、澳洲、非洲,分布在全球各地,影响因素也很多,比如有航运、疫情,当地工会,资源禀赋等等,影响因子特别多。

(原标题:信达澳银冯明远:新能源板块前景明确,不必过于担心短期波动)

(责任编辑:33)

高额信用卡低门槛,1天下卡,免费申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邮箱w3tool@geekdata.com联系我们。